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天安门详细资料

天安门详细资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天安门详细资料

天安门是明清皇城的正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最初的承天门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坊。

天顺元年(1457年)间,牌楼毁于雷火,时至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才得以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为战火所毁。

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才依皇帝旨意在原址上进行大规模重建,并更名“天安门”(满语:abkai elhe obure duka),象征皇帝“受命于天,安邦治国”。

此后的康熙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造就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宏伟外观。

解放后,天安门在相关部门的关心下,于1952,1970年又进行了两次整修,基本保持顺治年间原貌,只是比原来高了83厘米。

天安门坐北朝南,原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后增高至34.7米。

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

建筑的底部为汉白玉精雕的须弥座,高1.59米。

城台建于底座之上,面积4800平米。

城台的两侧有登城马道,台上建城楼。

天安门城楼布取“九五”之数,面阔九间(57.14米),进深五间(20.97米),谕示皇帝的“九五之尊”。

城楼重檐歇山式顶。

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人、走兽。

在两层正檐之间用滑轮固定着一枚国徽,直径1.7米,与北京中轴线严密重合。

屋檐下悬挂17盏大红宫灯,其中主灯重达450公斤,辅灯也各重350公斤。

整座屋顶由60根大红木柱支撑,每根柱的直径约2米。

城楼的正背面均排列有36扇菱花门窗,天花、斗拱和梁枋上都绘制了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

楼体的四周回廊环绕,廊深3米左右。

城搂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

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红漆巨柱排列整齐。

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

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

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

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明清两代,平时只有皇帝可以进出。

城楼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专为皇帝而设,而皇后大婚的时候,以及科举的前三甲也可以破例从这里通行一次,以示身份尊贵和皇恩浩荡。

到如今,每日升降旗仪仗队由此桥进出,凸现出了国旗的庄重和人民当家作主;御路桥两旁有皇亲国戚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兵弁、夫役只能走最边远的“公生桥”。

公生桥架在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中山公园)门前。

5座内金水桥除有类似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

天安门城楼前后共有4只华表,建于永乐年间。

华表的形状大家都相当的熟悉,现今的华表是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而在很久很久以前,据说,是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产生了木制华表,人们用它来标识道路。

现在想来,在那个原始的时候,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建筑,可能大多数地区都是原始的状态,少有人居住,人们用华表来作为标志,避免迷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还有后来产生的邮亭,传舍也用这个标识。

最初的时候,称之为“桓木”或者“表木”,后来渐渐地被大家读成了“华表”。

人们在这根木柱上刻写意见,供氏族首领参考。

而到近代以后,华表取之石材,雕刻精美已经不再允许人们随意写画,但是依旧有提醒君主勤政爱民的作用。

天安门城门上原本是挂着“天安门”牌匾,民国期间(1949年前)曾挂上蒋介石画像,1949年以后改挂巨大的 *** 画像。

画像绘制在一整块玻璃钢板上,每年国庆节前都要更换。

画像的两侧镶嵌有巨型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自1987年11月开始,天安门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

整座天安门城楼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历经百年浮浮沉沉,却依旧雄浑,仿佛历史的呐喊,那样的深邃,那样的震撼。

这是中华精魂所在, 让我们永远为之自豪。

公交路线:公交车1、4、52路,天安门站或乘1线地铁到天安门东站下车

景点等级:5A

景点电话:010-63095745

具 *** 置: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市区中心

门票:成人:15元/人;学生:5元/人,70岁以上老年人:5元/人,现役军人免费。

开放时间:9:00-17:00 (16:30停止售票)

注意事项:等城楼参观时,不能带包、饮料和危险品,稍大的包需在存包处寄存,城楼大厅内禁止照相。

乐你游 出行旅游第一站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