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该如何理解?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已过了五十几个新年了,其中16个新年,小时候在农村过的,4个年在部队度过,其余就在现在的住地宣城市度过。从我的记忆中,春节应喜庆热闹,有民俗的东西,过大年少不了,贴春联、燃放烟花爆竹、🎆吃团圆饭、拜长辈年、舞龙灯、看社火、唱大戏,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才有年的味道!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记得小时侯在农村过年,虽然经济匮乏,但年过得有滋有味。家中兄弟姊妹多,虽不能件件换新衣,总能穿一套新棉布衣裳。压岁钱虽不多只有一、二毛,可过年拜年的劲头十足;深更半夜从床上爬起来看马灯……口袋里装着小鞭炮,带上一支烟,点着就往人群里扔,十分快乐。
记得在部队过春节,虽然有使命在身,可战友们在一起聚餐,参加扑克牌、蓝球、歌咏比赛,那个鼓掌👏呐喊、拉歌的场面十分火爆,战友之间拿出父母寄来的土特产,分享家乡的美味,虽年味淡了一点,可心中留着份怀念!
工作后在单位上班也过了近十个集体年,那就是腊月廿九发年终奖时,全厂会餐过团拜年,也有深刻的记忆,可惜后来,工厂被破产了,于是乎我们失业了,这年过的怪可怜的;再没有昔日的风景。
再后来这十来年,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夜,几乎都在忙乎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生活担子越来越重,一年忙到头很少有空闲时间了。经济发展了,贫富差距拉大了,人情随之也淡薄了,加上城市的高楼隔开了邻里之间相识,加上政府为了环保和安全,连传统烟花爆竹🎆也禁放了,于是乎这年味也打折了;就是回乡下老家去拜年,也不象小时候那么热闹了;因为大家都很忙,几天假期一到,又要奔波到全国各地去打工挣钱了,再也看不到舞狮队、龙灯、马灯的表演了,这年味也淡了很多。
总之年是年年过,越过越幸福😁!
腊月二十五了,年味,很浓,又很令人喜欢。
年味是这个:
是这个:
是这个:
还有这个:
这个:
这个:
当然,还有这个:
忙碌一年,是时候该回家陪陪爹妈长辈,一块找兄弟们扯扯淡,打打牌,吹吹牛了。
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面。
很好,我们还有春节这个习俗,这个团员的日子,这个假期。
虽然现在利益很重,但不能生活在利益下,不去想那么多,好好玩几天。
以上,感谢阅读。
随着现在年龄的增大,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
回想一下,年味是儿时口袋里的奶糖和饭桌上的饺子,也是点燃引信捂着耳朵跑开之后仰头看烟花的样子、还是节日期间相互奔走拜年的祝福……
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少。这些变化一点点的淡化了人们对年的期盼,只顾奔波忙碌…
现在来看,年应该是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现状中让我们放下担子、放下烦恼,与家人团聚、和朋友欢聚的时刻,而年味儿,则应该是一种快乐~一种不掺杂外界因素的快乐。
以前有过一个话题问人们愿意做一只快乐的猪还是做一个有烦恼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应该不尽相同,猪年马上来临之际,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样,在过年的几天日子里做“一只快乐的猪”,复工之后再扛起责任与烦恼去前行。
有年味儿的时间马上到来,每个人“吃到的”味儿可能不一样,但还是祝愿大家的年味儿是香甜的、可口的,越嚼越有味道的!
一年一度的大聚会,团团圆圆的氛围。
年味,实际就是开始记事之人对过年本身以及从现在看往年的一些印象和由此带来的感受与情绪。
这种情绪和感受很复杂,但大多数会是对小时过年的怀念,怀念无忧无虑的童贞时代,半大孩子们互相追逐嬉闹,第一次愿意大冷天里脱光了洗澡(十几天不洗)就为穿一身新衣服,穿好后跑出去嘚瑟,还有远的近地接连不断的鞭炮声、燃烧的白烟和特有的呛人却好文的味道,小男孩们在鞭炮燃尽的残堆里找寻没有点着的鞭炮然后再放到泥堆里或牛屎堆里燃炸四飞的情景,当然也少不得各种颜色的糖果和甜腻的果汁,父亲兄长贴对联母亲忙前忙后准备年夜饭的场景,还有电视机里春节联欢晚会后台准备的场景,年夜饭小孩子故作大人举杯敬酒祝福的场景……太多太多了,所有的这些声光色味的影像构成了关于整个年的记忆,在记忆中沉淀发酵,然后就缠绕不去,有了“味道”!
有人说年味淡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是我们长大了!我们内心装了许多别的东西,我们再也不是无忧无虑的孩童了,过年慢慢成了一种仪式感,但这种大人眼中的仪式感,对小孩来说仍然是他们长大后的“年味正浓时”!
不管怎样,过年是团聚的日子,或许有的人小时孤苦,但我也相信过年的时候也是他们记忆中些许温馨的时候。我们不必说年味淡了,也不必说繁文缛节太多,过年也就那么几天,回家了就好好陪陪父母孩子吧!好好接待亲朋,让人情味儿弥补我们长大后的遗憾吧!
祝大家新年快乐,猪年大吉,万事如意!
年味就是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挂满红灯笼的院里放着鞭炮;年味就是不管身在何方,都匆匆往家赶的脚步声;年味就是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喜庆的对联、倒着的福字;年味就是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着团圆饭、等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年味就是老人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年味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说过年好的那种感觉。
年味不是指物质,而是指文化,浓浓的年味,丰盛的文化。过年的时候,一定要穿得好一点,尽量吃的好一点。因为这不仅仅是过年,而是象征着未来一年的幸福与否,因为‘’年‘’是指过去,是来年的期盼,它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美好祝愿。
年味是文化的传承。一年一年的年味,一年一年的文化传承,这就是中国的年味。
鸡鸭鱼肉味
年味就是家的味道,回忆的滋味!
我的理解年味就是传统,就是纯中国味。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要主动摒弃那些落后的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东西,继承和发扬好的优良传统。在外的年轻人过年回家和父母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贴对联,剪窗花,观灯会,压岁钱等,还有好多,这就是年味,当然放爆竹污染空气,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代替。对了,从1983年开始的央视春晚也是必不可少的年味,还有马云的集福卡,今年头条的集生肖卡、刷红包大有要加入年味的意思,大家说是不是呢?
我觉得是一种仪式感。小时候觉得年味比较足,是围绕过年有一系列的工作。屋前屋后清洁大扫除,甚至屋顶的瓦都要重新检一遍。床单被罩都要下河去洗干净。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做豆腐,打汤圆,杀年猪,打鱼。到年底还要炸酥肉,炸鱼。到除夕前几天开始到叔伯各家吃转转席。每家吃之前都要祭祖。正月初一开始,都要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各种各样的讲究,所有人都要参与,这一套下来都是平时接触不到的。这些给小孩子带来了强烈的刺激。形成了过年很有意思的固定印象。现在过年就只剩下一个吃了。现代人平时还缺吃的吗?和平时都一样,就没有刺激了,感觉没有年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