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氧化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氧化苦参碱

1氧化苦参碱的简介

氧化苦参碱又名苦参素.

植物来源:本品系从豆科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或平科植物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

英文名称:Oxymatrine

CAS NO: 16837-52-8

熔点及溶解度:mp.162℃~163℃(水合物),207℃(无水物),溶于水,氯仿,乙醇,难溶于乙醚,甲醚,石油醚。

分子式及分子量:分子式C15H24N2O2;264.36

分子结构:

有效成份:Matridin-15-one,l-oxide.(1β)-;C15H24N2O2

应用剂型:胶囊 针剂

规格含量:98%

检测方法:HPLC

产品形状:透明颗粒结晶

物理性质:熔点207℃-208℃,易溶于水、甲醇、氯仿、苯,难溶于乙醚

生产工艺:主要由水提、萃取、结晶等工序完成

保存方法: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

保 质 期:2年(暂定)

2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抗病原体、免疫作用,有研究发现氧化苦参碱对肺癌、胃癌细胞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氧化苦参碱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的含量,且对两者作用一致,无选择性作用,氧化苦参碱是一种较强的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炎性因子的释放,有明确的抗炎作用,对IL-2 诱导的LAK 细胞杀瘤活性亦有较强抑制作用,故氧化苦参碱通过IL-2等细胞因子发挥其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可能性不大。

苦参的西方用途:苦豆子sophora植物的原植物和热水粗提物在西方应用历史已经有25年了。最初含有20%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苦豆子生物碱提取物由窗同药物研究所引进西方市场,形式为氧化苦参碱片in tablet form under the name Oxymatrine,1998年上市。其使用并无任何副作用。

在中国,苦参生物碱通常采用注射形式,但在西方不接受该方法,而是采用口服形式。口服后,大部分的氧化苦参碱被转化成了苦参碱;而如果需要氧化苦参碱的高血液浓度,则必须依靠注射。但是临床试验中氧化苦参碱的疗效是否好于苦参碱不得而知。中国的研究者们也使用片剂的苦参生物碱,效果似乎和注射差不多。苦参也可以作为中药煎服。

苦参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加总占苦参药材根干总重的2%(其中大部分以氧化苦参碱的形式存在),同时还有其他的相近的生物碱:其中主要是槐果碱(Sophocarpine,C15H22N2O),还含有少量的槐醇sophoranol,槐胺sophoramine,槐啶碱(Sophoridine)allomatrine, 异苦参碱(Iosmatrine)等其他生物碱成分。

(see Figure 2).这些成分最初在1958~1978年间从苦参中发现。

3氧化苦参碱对人胰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氧化苦参碱(OM)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 (control)组和OM组,OM组再按照OM剂量不同,分为1、2、4g/L3组.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OM对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细胞侵袭力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RT-PCR显示VEGFmRNA在SW1990细胞中的表达,OM组较

control组显著降低 (0.648±0.043,0.395±0.012,0.317±0.031vs0.889±0.028,P0.05),在VEGF蛋白检测中,也得到同样结果(1.668±0.212,1.523±0.345,1.388±0.187vs1.876±0.327,均P0.05).细胞侵袭力测定显示OM 各组侵袭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显著低于control组 (325±64.43,206±84.76,124±46.78vs498±78.54,P0.05),OM组细胞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OM 可能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4浅谈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相互转化及其在中药质控中的意义

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是豆科植物苦参、山豆根、苦豆子的主要成分,属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二者均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镇痛、抗心率失常、镇咳、杀菌等作用。其中氧化苦参碱氮原子以配位键与氧结合(结构见Fig.1)。

研究表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存在相互转化,氧化苦参碱在某些条件下氮氧键裂开转化为苦参碱。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苦参项下为测定苦参碱(C15H24N2O)和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的总量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本文从二者相互转化的关系出发,浅谈二种成分的相互转化对于中药及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意义。

一、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相互转化

1、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天然存在情况

2、复方制剂中的转化情况 含苦参药材的复方(止痛散、苦参汤)水煮后苦参碱含量高于氧化苦参碱,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比例显著加大。

3、体内转化情况 王明雷[ 王明雷,周秋丽,王本祥. 氧化苦参碱肠内菌代谢及吸收入血活性成分的研究.

二、质量控制

1、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对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的报道较多,HPLC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薄层扫描法、荧光猝灭法均可用于药材及制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同时测定。

灵敏度较高的LC-MS法可用于血浆中微量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同时测定。

2、国家标准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情况 中国药典2000年版药典苦参项下的含量测定为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2005年版将苦参项下的含量测定修订为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量不得低于1.2%。

国家局标准苦参总碱(WS-10001(HD-1106)-2002)的质量标准中采用容量法测定苦参总生物碱的方法。国家局标准苦豆子总碱(WS-10001(HD- 1391)-2003)的质量标准中未采用测定苦参碱或氧化苦参碱的方法,为HPLC测定槐定碱(C15H24N2O)的方法。

3、目前中药制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状况 目前对于处方中含苦参或山豆根的制剂,以及以苦参总碱投料制成的制剂,已有的国家标准中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以测定苦参碱的含量为多。

5苦参素(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区别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效。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现已分离出的生物碱多达20余种,合称苦参总碱。

目前认为具有药理活性的5种主要生物碱是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及槐定碱。

苦参总碱主要用在抗痢疾杆菌、皮肤真菌、阿米巴原虫、滴虫等感染方面。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根本区别是氧化苦参碱在N位上存在一个氧离子,而苦参碱没有。

苦参素与苦参碱结构相似,药理作用也相似。

苦参素因具有特殊的氧结构,从而改变了药物分子的极性,也因此具有了比苦参碱更独特的作用机理及疗效。

具体表现为:

①苦参素的分布更集中于肝脏,血药浓度比苦参碱高。

苦参素的氧化结构使分子的极性发生了改变,药代动力学也随之改变。

苦参素进入人体后主

要分布于肝脏组织中,血液中清除快,半衰期短,血浓度相对较高。

②更具靶向性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苦参素进入肝细胞时,因为其氧离子结构与因为肝炎病毒入侵而改变了膜结构和膜电位的肝

细胞能特异性结合,同时借助于氧化键断裂释放的能量进入肝细胞内,此过程不增加肝脏负

担,同时在通过肝细胞膜的过程中能够使磷脂恢复序贯排列,从而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和

流性,因而更具靶向性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③ 苦参素更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具有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的特点。

苦参素对病毒DNA模板的作用:苦参素进入受病毒侵染的肝细胞后,能迅速封闭乙肝病毒 cccDNA的遗传信息,暴露的离子键激活核酸内切酶对病毒DNA的复制模版进行杀灭,同时苦参素能够改变肝细胞浆的生化特性,使潜伏期的病毒失去必需的生存环境而死亡,不会造成病毒变异。

因此,苦参素更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具有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的特点。这也是

苦参素治疗乙肝较苦参碱更具优势的根本原因。

④苦参素较苦参碱更安全。

苦参总碱小鼠腹腔给药的LD50为147.2±14.8mg/kg;苦参碱小鼠肌肉注射的为 74.15±6.14mg/kg;

氧化苦参碱小鼠肌注LD50为256.74±57.36mg/kg,由此表明苦参素较苦参 碱更安全。

⑤苦参碱无升高白细胞的药理作用,而苦参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