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OTC(OverTheCounter)非处方药物,我国卫生部医政司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即不需要凭借执业药师或助理药师的处方既可自行选购、使用的药品。
OTC中又分甲类OTC和乙类OTC.甲类(红色)的可在医院、药店销售;乙类(绿色)的是可以在医院、药店、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相对于OTC,RX是指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医生开取的处方方可购买的药品。
不需医生处方,不在医生指导监督下使用。适应症是患者能自我判断的病症,药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起效快速。一般能起到减轻病人不适之感,能减轻小疾病初始症状或防止其恶化,也能减轻已确诊的症状或延缓症情的发展。
不含有毒或成瘾成分,不易在体内蓄积,不致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一般条件下储存,质量稳定。不同使用对象的非处方药品规格不同,说明文字通俗易懂,可在标签、说明书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otc药品的特点:安全,有效,方便,经济。otc药品投放市场前,都已经过多年的临床检验,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非处方药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是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药疗意识日益提高的产物。
现在OTC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须知药品生产也已成为一种获利空间巨大的领域。世界一些国家早已实行非处方药品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改革必须与之接轨。
西方发达国家从70年代开始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将一些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鼓励个人承担一些医疗费用,如一些"小伤小病"使用非处方药。
我国政府在1996年正式提出药品分类管理,同年由卫生部牵头,七部委共同成立非处方药(OTC)办公室。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OTC管理工作由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负责。
1999年7月22日,我国正式出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该《管理办法》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