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六经辩证归纳

六经辩证归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六经辩证归纳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成。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六经辨证即以六经病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经病之间的传变关系。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脉的病变。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不能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从病变的性质与邪正的关系看,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可见,六经辨证也寓有八纲辨证的思想。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而经络脏腑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其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主要取决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得当与否。传经的一般规律有:

①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②越经传。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太阴。

③表里传。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与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并病。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经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尚有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传变方式、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地掌握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治疗上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病证的治疗原则,三阳病重在祛邪,三阴病重在扶正。

一、太阳病: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卫气行于脉外,功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风寒外袭,卫气受伤,温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恶寒(包括中风)。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症状: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病理:

1、风寒外袭;2.少阴寒胜伤阳,正气抗邪,阳气恢复,祛邪达表,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分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1、中风,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3枚)甘草(6克)]。

2、伤寒,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

3、温病: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连翘1两,银花1两,苦桔梗6钱,薄荷6钱,竹叶4钱,生甘草5钱,芥穗4钱,淡豆豉5钱,牛蒡子6钱。)。腑病为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1、蓄水证: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用五苓散(猪苓12g、泽泻20g、白术12g、茯苓12g、桂枝8g)。

2、蓄血证: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选用桃核承气汤(桃仁12g大黄12g桂枝6g芒硝6g甘草6g)。

3、太阳病兼证治法⑴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⑵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⑶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⑷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1.5克大戟1.5克甘遂1.5克大枣10枚)攻之。⑸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干地黄(3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

二、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为阳气亢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证候性质属里实热。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症状: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分类: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石膏30克黄连黄柏黄芩各6克香豉9克(绵裹)栀子9克(擘)麻黄9克(去节)】。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大黄(去皮,清酒洗,12克)甘草(炙,6克)芒硝(9克)】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主要治疗十二指肠,小承气汤【(大黄12克(酒洗)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是所主之病为腹大满不通,是其病在于小肠而上连于胃,;大承气汤【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主大肠中有燥粪。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肠腔积液少者用复方大承气汤【炒莱菔子30g,厚朴15g,枳实15g,木香10g,生军15-30g(后下),芒消15-30g(冲服)】

三、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症状: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病理: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逆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分类:

1、少阳经证:邪气侵入少阳经所表现的证候。多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枣擘,(12枚)】。

2、少阳腑证:邪气侵犯胆腑所表现的证候。多见呕吐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治宜和解少阳,通腑泻热,方用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3、少阳兼证治法

(1)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少阳证而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用大柴胡汤。

(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于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宣饮。

(5)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热气(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清上温中。

四、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素体脾虚寒,发病即现太阴证状,为直中太阴;或因误治属太阴属寒湿为患的里虚寒证。症状: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病理:外感病病程中,病邪入阴的第一阶段,为中焦阳气虚衰,脾胃机能减退,寒湿不运所表现的证候。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