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刘茂才:中医脑病的追梦人

刘茂才:中医脑病的追梦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刘茂才:中医脑病的追梦人

11月26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脑病分会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2016学术年会暨换届大会在广州举行。

会上,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专科创始人刘茂才(专家预约)教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荣誉称号,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专科黄燕教授再次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谢钟、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吕玉波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大会。

刘茂才:中医脑病的追梦人

◆ 他被誉为“驱风大师”,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建了中风病阴阳类证辨治体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风病防治体系;

◆ 他开创了全国中医院系统脑外科手术的先河,是全国最大的中医脑病学科之一,是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术影响辐射全国;

◆ 他从医55年,德艺双馨,仁心济众,惠泽万家,是现代岭南中医最具代表性的名中医之一。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学科学术带头人 刘茂才教授

寒窗苦读 励志学医

1937年10月,刘茂才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巿叶南镇富祝下径村,自幼家境贫寒,加之体弱多病,曾饱受疾病折磨,后励志学医。

1957年毕业于兴宁一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中国四大中医学院之一的广州中医学院,就读于医疗系,成为家乡的骄傲和希望。

经过6年寒窗苦读,刘茂才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于196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选入广东省中医院工作。

刘茂才在临床医疗岗位上一干就是50多年,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医疗工作中。

50多年的临床工作,刘茂才深深体会到,患者来医院看病,就是期盼得到医生的帮助来解决身心的疾患和痛苦,患者对医生尤其是一位名医的信任、寄予的希望和重托有多么大。

医者必须“见彼之痛,若己有之”,要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想病人之所想,想尽一切办法为患者解除痛苦。

几十年来,刘茂才始终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中医学素养,并坚持深入学习现代医学理论,努力使自己处在中医站在最前沿,西医跟得上,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追求更加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

刘茂才不图名利,视病人如亲人,在病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正如一些患者所说:“找刘教授诊病,我们放心!”,他就是我们的“白求恩式好大夫”。

1990年12月,刘茂才教授被广东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称号。

驱风大师 妙手回春

脑出血是一种致残率、致死率极高的急危重症,刘茂才教授认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贯穿其中,腑实是常候”,治疗主张“早期宜涤痰祛瘀,通腑醒神”,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

2010年,一位壮年男子因患高血压性脑出血(右侧基底节出血量48ml),发病急骤、病情危急,当时就意识不清,左侧肢体近乎瘫痪(可用适当的医疗术语)。

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就这样倒下来,家人很难接受,辗转找到了刘茂才教授。

刘教授认为患者出血量大,需先予以手术清除血肿,术后再以清热平肝,涤痰祛瘀通腑醒神为法的中药汤剂、中成药针剂等综合治疗方法施治。经过刘教授的果断处理和精心治疗,最终病人清醒过来。随后,刘教授又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法,经过整体调节,使得患者肢体肌力逐渐恢复,生活能够自理。患者及家属特别感谢刘教授的精湛医术使他重获新生。

脑梗塞是个困扰很多家庭和神经康复专家的疾病,常遗留偏瘫、肢体麻木、吞咽困难等后遗症,病人无法生活自理,生活质量差,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

刘茂才教授秉承“益气活血“与”肝肾同治“并重的理论经验,使脑梗死患者的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以恢复。

2003年,一位80岁高龄的孤寡老人许某,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1天到外院治疗,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左侧基底节区)。治疗2周后仍遗留右侧肢体乏力,行走、持物不能,言语不利的症状,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后转诊至广东省中医院。

刘茂才教授仔细查看病人后,认为中风急性期过后主要以“本虚”为主,兼以“标实”。“本虚”乃为气血不足,肝肾阴精亏虚致脑脉失养,髓海空虚,肢体功能活动障碍。

刘教授采用活血兼补益肝肾的方法,给予中药汤剂、针剂和针灸治疗,经过1个月的精心治疗,成功地令许老人家能独立站立行走,并可自主完成洗漱、吃饭等日常活动。

学术引领 夯实专科

1979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进修完西医神经病学后,刘茂才教授主持成立了广东省中医院的脑病专科,主攻方向为中风病等脑病,这是全国中医系统较早成立的脑病专科。

最初,这个专科只有刘茂才一个医生,每到开门诊的时候,他就会邀请理疗科的医生帮忙。

学习掌握了神经科知识的刘茂才,不仅没有丢掉中医的根本,而且积极采用“洋为中用”的策略,充分利用掌握的西医诊疗知识,加成功地将中医药理论运用到临床诊疗上。

刘茂才教授坚持辨证论治原则治疗中风病,主张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重视气血失调,痰瘀为患;强调早期的活血化淤、痰淤同治,通腑醒神,在急性期后则重视益气活血与肝肾同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原来只有几张病床的脑病专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但开设了独立病区,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1995年成立了颅脑外科,开创了全国中医院系统脑外科手术的先河。

刘茂才教授曾经感慨地说:“中医药有独到的疗效,但也有局限。比如对小量脑出血中药十分有效,但大量脑出血就需开颅清除血肿。过去我们做不了手术,这类病人也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更别提中医药的参与治疗了。

现在引进开颅术后,不仅可及时抢救病人生命,中医药也有了发挥作用的机会,增加了使病人得到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手段。

我们所做的国家课题说明,中西医并举不仅能使中、大量脑出血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大大降低,而且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假如回避现代科学,我们就永远无法了解这些。”

刘茂才目前仍是中医脑病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同仁们30多年的努力,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专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成为广东省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以中风病研究为突破口的中药药理实验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专科现在已成为拥有脑病各种特色专科门诊十多个、病区7个、病床300多张的大型专科,成为全国中医脑病临床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高高飘扬在南中国的中医脑病专科的一面旗帜。

创建中医脑病新理论,形成中风病防治体系

运用中医学的知识治疗脑病,首先要突破中医的心脑之争。

大家知道,中医与西医完全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就拿西医所讲的脑病来说,中医则是用“心”来代替。

中医把脑的功能归结到心里边去,以心代脑,也就是所谓的“心主神明”,把脑的思维、意识、精神意识全部归属到心里面。

中医治疗西医所讲的“脑病”,主要是运用中医的脏腑学说,把心当做脏腑的一部分来治疗。

当然中医也有“脑主神明”的说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明确地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脑主神明”和“心主神明”两派一直有争论。

进修过西医神经病学知识后,刘茂才认为,“脑主神明”的说法和现代医学更能够融会贯通。

所以他就和其他医生一起,不断地努力把中医“脑主神明”的理论完整化、系统化,并根据临床多年经验,把“脑为元神之府”的学说更好地加以完善。

用脑病学说替代传统的“以心代脑”论,对临床诊疗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比如中风病的治疗,就采用辨证论治原则、综合治疗措施;重视“气血失调,痰瘀为患”。

在采用辨证论治、综合治疗的同时,强调早期的活血化瘀、痰瘀同治,通腑醒神,急性期后则重视益气活血与肝肾同治,取得很好效果。

为了造福更多的脑病患者,刘茂才教授根据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研制出了13种脑病的院内制剂,如益脑脉口服液(胶囊)、益脑康口服液(胶囊)、通腑醒神胶囊(颗粒)等,已全部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协作单位临床路径治疗方案。

“十五”攻关研究期间,经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科技部批准,这些制剂在全国15家协作单位推广应用,使用人群达40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简介:

刘茂才,1937年生,广东兴宁巿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脑病学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香港东华三院顾问中医师、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等职。

曾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终身名誉主任委员。

本文指导医生: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专科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内科及其他内科疾病,如...[详细]

(责编:郑永仪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