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伤口换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换药几乎是每一个术后患者必须以及经常接受的操作。
换药术并不是真的在伤口表面使用药物治疗,而是一个观察伤口清洁伤口预防感染的过程。今天就与大家详细说说这看似简单的换药。
经常有患者会说看你们换药很简单,就是撕下敷料,消毒,再换上新敷料就可以了,并没有什么难度。
其实换药操作的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步骤都存在着意义。
首先要观察伤口表面的敷料是否整洁,是否被伤口渗出所浸润,通过敷料可以简单估计一下伤口的渗出量,与之前换药时所观察到的进行比较来判断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
通过表面辅料渗出物的颜色也可以初步判断渗出物的性质,如清亮淡粉色可提示出现脑嵴液漏,黄色渗出可提示脂肪液化等等。
揭开敷料后就可以直观的看到伤口了,在清洁伤口前需要仔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伤口表面周围是否红肿,是否有可见的渗出,伤口皮下是否有积液,能否触及波动感等等,通过观察伤口表面的情况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因此换药时能让医生早起直观的观察到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并尽早给予相应处置。
观察伤口后需要根据伤口情况清洁伤口,去除坏死组织。
我们所进行的换药操作主要是为了给伤口提供一个无菌的环境预防感染以及为创面提供一个利于其生长的环境。因此在观察完伤口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常用的皮肤消毒液为碘伏,碘酒及酒精。碘伏又称络合碘,是目前换药时最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效果强且刺激性小。
但就出现脂肪液化或脂肪组织较多的伤口来说,碘伏效果较差。
使用酒精及碘酒能够有效的脱脂并更好的固定细菌蛋白,而碘酒的腐蚀性及刺激性较大,一般只用于表面未破损的皮肤,且使用后需用酒精脱碘,因此目前临床较少使用。
对伤口进行消毒后,就需要为伤口创造一个易于愈合的环境,针对不同的伤口情况可进行不同处置。
渗出较多,且皮下积液较多的伤口可对其进行挤压,挤出皮下淤积的渗出液避免机体自行吸收,促进伤口愈合,必要时可取渗出液行细菌培养检测,以判断是否出现感染。
对于创面较大的创口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其表面杂质,并保持表面湿润。
针对局部出现肿胀的患者可用纱布浸润高渗盐水进行覆盖,以起到高渗脱水的作用。
还可用纱布浸润抗生素覆盖,以针对出现感染的伤口。
对于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患者,伤口较难愈合,在调整患者血糖的基础上还可在伤口上外用胰岛素,另研究表明胰岛素有促进角质化细胞增殖及扩散的作用,因此对于难愈合型伤口表面涂抹胰岛素可起到显着效果。
总而言之,针对伤口具体情况见招拆招,最终目的都是营造一个易于伤口愈合的环境。
在覆盖新辅料时,敷料的层数也是需要考虑的。不能单纯出于隔绝细菌营造无菌环境的目的就过分累积辅料层数。
伤口愈合的前期需要较湿润的环境,这时可选用较多层数辅料以维持湿润条件,而到了后期,伤口生长主要是角质的生长,此时的辅料就应该做到能保证隔绝作用下尽可能的薄,以维持创口的干燥。
更换完敷料,一次完整的换药操作就完成了,是不是要比想象的复杂多了?
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伤口,每次换药过程也不尽相同。
因此,看似简单的换药也是医生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来设计的不同诊疗计划的一种体现。
那么多久换一次药才好呢?
医学上将伤口分为四类:
I类切口:指清洁伤口,如择期骨科手术
II类切口:指清洁但是有轻微沾染的伤口,如择期胃肠道。
唿吸道手术
III类切口:指污染伤口,如阑尾串口,腹膜炎,或受伤6-8小时内污染较轻的伤口
IIII 类切口:指感染伤口,术前易感染
就上文所述,换药操作的目的是观察伤口,提供无菌环境,提供促进愈合环境。
清洁切口及沾染切口无论手术开皮前手术中及术后都处于相对无菌的状态,再配合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感染几率极低,因此3-4天换药即可。
而污染伤口因处于相对有菌的环境中,应密切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感染迹象,并应2-3天换药一次保证伤口周围环境相对洁净。
感染伤口自术前或伤后就一直处于有菌环境,并已经出现感染症状。此时应更加注意创造无菌环境,因此需每日换药甚至一日多次换药。并必要时做细菌培养,选择使用细菌敏感性抗生素。
另外如果伤口出现异常状况如出现红肿,或渗出较多的情况也应及时换药。
换药是胶布及敷料的撕扯会对伤口造成不同程度的牵拉,因此过度的换药就破坏了促进愈合的环境,起到了相反作用。
因此,在未出现特殊情况时,应按照各种切口的情况按时换药,无需过度频繁。
谨记换药只是为了提供环境,频率与伤口愈合程度不成正比。
最后要提醒各位患者及家属,在各位医生行换药操作时,请千万不要触碰医生的双手换药包以及消毒范围。
因为换药是无菌操作,医生的手套及换药包都是经过灭菌处理的,而换药的目的就是保持切口及周围的相对清洁。
因此,虽然热情可以理解,但还是请在一旁默默观看就好,不要上手帮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