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咬伤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毒虫咬伤主要包括蝎蜇伤、蜘蛛咬伤、蜱咬伤、蜈蚣蜇伤、蜂蜇伤等。这些毒虫会将毒液注入人体,引起局部的皮肤损害以及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局部灼痛、红肿、麻木、红斑、水疱、头晕、头痛、畏光、流涕、视物模糊、胸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烦躁不安等症状。发生毒虫咬伤后可通过局部处理、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不会遗传
急诊科
全身
局部灼痛、红肿、麻木、红斑、水疱、头晕、头痛、畏光、流涕、视物模糊、胸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烦躁不安
因毒虫将毒液注入人体内导致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
毒虫咬伤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长时间野外工作、旅行或者探险的人群发生毒虫咬伤的风险高。
毒虫咬伤常见蝎蜇伤、蜘蛛咬伤、蜱咬伤、蜈蚣蜇伤、蜂蜇伤等。这些毒虫将毒液注入人体内引起相应的损伤,不同种类的毒虫损伤的机制也不相同。
1、蝎蜇伤 蝎有一尾刺和毒腺,毒液通过尾刺进入人体,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蝎的毒液为一种透明无色的毒蛋白,酸性,能溶于水、乙醇及醚中。其主要有毒成分为神经毒素,有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作用,并能打开钠离子通道而干扰神经轴索去极化过程的离子转运。尚有溶血毒素、出血性毒素、心血管收缩毒素、凝血素、类高血糖素和致胰腺炎的毒素。 2、蜘蛛咬伤 毒蜘蛛的毒液,含有神经性毒蛋白、细胞毒、溶血毒和透明质酸酶等,神经毒素可使运动神经中枢麻痹,引起死亡,坏死毒素有水解酶活性,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并产生全身毒性反应。雌蜘蛛毒性大于雄蜘蛛。中毒机制未明。 3、蜱咬伤 (1)蜱唾液含麻痹神经的毒素,毒素进入宿主体内,可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瘫痪,称之为“蜱麻痹”。如毒素注入颈背、脑、脊髓等附近处,可发生发热、肌肉迟缓性瘫痪、不能吞食、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2)蜱体内有α-1,3-半乳糖,人被咬伤可引起超敏反应,肥大细胞增多。 4、蜈蚣蜇伤 蜈蚣毒液呈酸性,主要含有组胺、5-羟色胺和溶血蛋白,此外还含有酪氨酸、甲酸、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角鲨烯等。毒液进入人体后,首先使局部细胞肿胀、充血,然后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强、组织水肿甚至坏死。 5、蜂蜇伤 毒刺刺入皮肤将毒液注入人体。蜂类的毒力不一,蜜蜂毒力较弱(群蜂蜇伤时也可致死),其毒液呈酸性,含有甲酸、透明质酸、磷脂酶A、组胺等。黄蜂的毒液毒性较强,含有5-羟色胺、胆碱酯酶和缓激肽等。蜂毒进入血液,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水肿、溶血和坏死,可引起中毒性肝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溶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对蜂毒超敏者,轻微刺伤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毒虫咬伤患者的症状与毒虫的种类、毒液量、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不同患者的症状不完全相同,常见局部灼痛、红肿、麻木、红斑、水疱、头晕、头痛、畏光、流涕、视物模糊、胸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烦躁不安等症状。
1、蜂蜇伤 (1)局部感灼痛或刺痛,很快出现红斑、风团,被蛰部带有一个小瘀点,以后可出现水疱,水肿和红斑常于48小时达到高峰,可以扩展到整个受伤肢体。 (2)被群峰或黄蜂蜇伤后,可有头晕、视物模糊、胸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烦躁不安等症状。 2、蝎蜇伤 (1)局部症状:一般的蝎蜇伤仅引起局部灼痛、红肿、麻木或感觉过敏、水疱等。被剧毒蝎蜇伤后,可出现淋巴结炎、淋巴腺病,皮温升高,疼痛严重,可延及整个肢体,并有组织出血、坏死。 (2)全身症状:被剧毒蝎类蜇伤1~2小时后,可发生头痛、头晕、畏光、流涕、流涎、恶心、呕吐,严重者有气促、心动过速或过缓、心音低钝、肌肉震颤、惊厥、昏迷等症状,直至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3、蜘蛛咬伤 (1)局部症状:局部咬伤处可见单个红色咬痕,如针尖大小,轻则局部疼痛、肿胀或坏死,重者局部苍白,触痛剧烈,肌肉痉挛。 (2)全身症状:被剧毒蜘蛛蜇伤后多见全身症状,可有软弱无力、发热、头痛、流泪、流涎、恶心、呕吐、大汗、视物模糊、发音困难、双足麻木伴刺痛感,以及腹、腿、胸、背等处肌肉痉挛,重症患者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呈休克状态,可有瞳孔缩小、意识不清、脉搏缓慢、呼吸困难、谵妄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溶血,可致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蜱咬伤 (1)局部症状:被咬后无痛感。叮咬处可出现充血、出血、皮疹、局部发痒、肿痛等症状,日久呈角质化增厚,偶见溃烂不愈,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后果。 (2)全身症状:轻者表现全身无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易激惹、腹泻,重者24小时后出现上行性迟缓性麻痹,可累及躯干、上肢、颈,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反应迟钝或消失,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5、蜈蚣蜇伤 (1)局部症状:小蜈蚣蜇伤,仅见局部出现红肿、刺痛,皮肤上出现两个淤点,大多数症状2~3天内消失。大蜈蚣蜇伤局部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可有淋巴管炎和局部组织坏死,中心变黑。 (2)全身症状:潜伏期有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后可出现循环系统症状(心悸、胸闷、气促、体温下降、血压下降)、泌尿系统症状(血尿、少尿、无尿、出汗、痉挛、谵语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超敏反应(全身瘙痒、皮疹、喉头水肿)等。
1、蜂蜇伤大量毒素进入血液,侵犯神经,可导致昏迷、低血压休克、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可于数小时内死亡。 2、蜱是多种立克次体、细菌、病毒和原虫的携带者。人被蜱咬伤可感染多种疾病。如莱姆病、Q热、科罗拉多蜱热、野兔热、回归热、巴贝虫病、埃里希体病、蜱源性脑炎、克里木-刚果出血热、牛边虫病等。 3、蜈蚣蜇伤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急性肾衰竭、肝功能损害等情况。 4、部分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少量毒素吸收即可迅速发生荨麻疹、喉头水肿等,甚至很快出现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1、局部灼痛、红肿、麻木、红斑、水疱。 2、头晕、头痛、畏光、流涕、视物模糊。 3、胸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4、烦躁不安。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被毒虫咬伤后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3、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是什么时候被咬伤的? 3、您是被什么咬伤的? 4、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当患者被毒虫咬伤后出现异常症状、影响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排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并了解皮损情况,然后通过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医生会检查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了解血压、呼吸频率等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病情。排除危急情况后,医生会检查毒虫咬伤的位置,了解皮肤损害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信息。
1、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血常规检查患者血细胞变化情况,检查有无溶血、凝血功能异常等表现。 2、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 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可显示生化指标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有无异常,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病情。
医生会询问患者被毒虫咬伤的经历,了解咬伤患者毒虫的种类、咬伤的数量等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发生毒虫咬伤后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如拔出毒刺、清洗局部,酌情进行冷敷、补液等处理,并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1、立即检查咬伤部位有无遗留的蜇刺、毒刺,应小心拔出,吸出毒液,再酌情使用清水、肥皂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2、可酌情用止血带做近心端绑扎。 3、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按过敏性休克治疗。
1、局部肿胀可用碳酸氢钠等冷湿敷或放置冰袋,以消肿镇痛,减少毒素吸收。 2、根据情况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如有呼吸困难等情况,可给氧气,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1、伤口周围可用利多卡因、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环形封闭。局部疼痛明显时也可用利多卡因注射治疗,缓解疼痛。 2、根据患者情况使用特殊抗毒素,比如注射抗蝎毒血清、抗毒蛛血清等。 3、出现肌肉痉挛者,可应用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注。 4、如有超敏反应或是休克,可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 5、可酌情应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 6、进行其他需要的治疗,比如可用地西泮缓解肌肉痉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
利多卡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抗蝎毒血清、抗毒蛛血清、葡萄糖酸钙、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地西泮、破伤风抗毒素、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但如果患者病情需要,也可进行适当的手术治疗,比如蜱的口器断在皮内可通过手术取出。
发现蜱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可用乙醚、氯仿、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的头部或在蜱旁点燃蚊香,数分钟后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毒虫咬伤患者大多预后较好,无生命危险。发生超敏反应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预后,如出现被毒蜂群攻击等情况则容易死亡。
毒虫咬伤会引起局部皮肤的损害以及全身的中毒反应,可引起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组织损害,引起相应的症状;还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治愈,预后较好,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患者需要保持咬伤部位皮肤清洁,以免感染。同时积极遵医嘱用药,促进疾病康复。按时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由于毒虫咬伤患者起病突然、发病迅速,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常出现恐惧不安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要从语言上对患者进行安抚、关心、安慰和鼓励,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2)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1、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注意用药时间、顺序。 2、勿自行使用其他药物。 3、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患侧肢体下垂或制动,尽量减少活动。 2、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3、注意咬伤部位皮肤的清洁与防护,防止出现伤口感染。 4、病情轻微或缓解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等,观察病情恢复情况。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宜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2、多饮水,增强代谢,促进毒素排出。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不养毒虫宠物。 2、在野外工作、旅游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咬伤。 3、化学杀虫剂室内喷洒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