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步骤都有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静脉输液步骤都有什么
静脉输液步骤:
用物准备
(1)密闭式:注射盘1套、药物、输液器、止血带、小垫枕、胶布、无菌纱布、棉签、开瓶器、输液架。
(2)开放式:同密闭式,另加开放式输液瓶(500~1000ml)。
患者准备 使患者了解输液的目的,排空大、小便,取舒适卧位。
环境准备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操作地方宽阔。
操作步骤及要点
密闭式输液
(1)个人准备:护士洗手、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核对解释:带输液架,止血带到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解释输液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合作;
询问是否排尿、排便,避免输液后入厕不便;选择静脉,根据病情及药液的性质选择粗直、弹性好的合适静脉,避开关节处。
(3)核对、检查:根据医嘱,核对药液的名称、浓度、剂量,检查药液及输液器质量。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药液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无破损,是否过期。
(4)插输液器:打开液体瓶盖的中心部分,常规消毒,根据医嘱加药,打开输液器,关闭调节器,将输液导管和通气管针头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为玻璃瓶时),备好胶布。
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的安排输液顺序,合理用药,在瓶签上注明床号、所加药物名称及剂量。
(5)再次核对: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前,将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再次核对,再次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
(6)排气:将茂菲滴管及下端的输液管抬高,手持针栓,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流入到滴管的1/2或1/3满时,迅速倒转滴管,使液体缓缓下降,直至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将输液管放置妥当(或将茂菲滴管下端打折,用手挤压滴管使液体流入到滴管的1/2或1/3满时,打开调节器,手持针栓,排气)。
静脉输液前排出静脉管及针头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空气栓塞。
(7)消毒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在穿刺静脉肢体下垫好小垫枕,放好止血带,用2%碘酊消毒,结扎止血带,再用70%酒精脱碘(或用安尔碘)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避免感染。在穿刺点上方6 cm处结扎止血带。
(8)穿刺:再次排气,取下护针帽,嘱患者握拳,手持针头使针尖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2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将针头平行送入血管少许。
穿刺前确保滴管下端输液管内无气泡,注意保护针头的无菌状态。
(9)固定: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调节器,观察溶液滴入情况,滴入通畅后用胶布固定,取出止血带及小垫枕。穿刺部位及针梗要专用无菌敷料覆盖。
(10)消毒针头:若为硬塑输液瓶,此时消毒瓶底部插排气针头。
(11)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及输入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时输液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稍快。
(12)观察: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及时处理输液故障,防止液体滴尽,针头阻塞或脱出、局部皮肤肿胀,如出现输液反应,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及时给予处理。
(13)及时更换:如需更换输液瓶时,常规消毒瓶塞后,从第一瓶内拔出针头插入第二瓶内,观察溶液滴入通畅后离去。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输液瓶,防止空气进入静脉。更换输液瓶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14)输液毕:关闭调节器,揭去胶布,用无菌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针,按压片刻至无出血。
输液毕及时拔针,防空气进入静脉引起栓塞。
(15)整理:为患者盖好盖被,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处理医嘱。
在对静脉输液步骤都有什么认识后,选择静脉输液的时候,对这些步骤都是要知道,而且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身体感觉难受、恶心,都说明输液速度过快,这个是要慢性进行,避免对身体有更多影响,这点患者要注意的。
2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静脉输液是近代医疗领域的一大创举,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静脉输液致死亡事件,也严重引发了对静脉输液的疑虑,但也不可否认静脉输液的作用。
那么,静脉输液过程中都要注意哪些呢?
静脉输血需要注意的事项:
(1)输血时护士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应在半小时内输入,不宜置久,200-300ml血液要求在3-4小时内输完,避免溶血。
(3)冷藏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葡萄糖等药物或高渗、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4)凡输两个以上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不能直接混合输入,其间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反应。
(5)掌握输血速度,开始宜慢,每分钟15滴,观察15分钟后若病人无不适,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15-20滴/分,大量失血病人速度稍快,心脏病人速度宜慢,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6)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应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发生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7)输血器具用后应冲洗干净,送血库处理,以防产生致热原。
3输液的危害
第一是容易引起感染
输液时如果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
第二,输液更易引发不良反应
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不经过任何屏障直接进入血管,一旦过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有可能因循环负荷过重造成肺水肿。
第三,耗时费钱
输一次液,少则一小时,多则四、五小时,显然比口服药和肌注浪费时间。
而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他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第四,盲目输液更容易增加整个人群的耐药性。
因此,输液不是“上上选”,而是“下下选”,只有在无法采用口服和肌注时,才应选择输液。
具体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情况来判别。
第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急症、重症该输液就输液。
比如说发烧,体温超过39℃甚至40℃,就应该选择输液,因腹泻、呕吐、出血等严重脱水或休克的患者,需要通过输液达到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等目的。
第二是根据药物性质,有些药不能肌肉注射,所以只能用静脉注射的方式。
比如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有些会导致组织溃疡、坏死,因此必须中心静脉给药;比如脂肪乳等“营养药”,因为给药量很大,不可能通过肌肉注射实现,补液也是如此;还有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C,刺激性也较大,会腐蚀肌肉,一般会采用静脉注射。
第三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比如对于昏迷的病人,无法口服药品,因此只能采用静脉注射。
输液速度,心脏病人别超60滴/分
一瓶药输上两三个小时,考验着很多人的耐性。
因此,有些人索性学着护士转动输液管的拨轮,自己加快输液的速度。
不少人认为输液速度快慢无所谓,快几滴慢几滴没什么关系,只要把药滴进去就行,同样的药,本来需要2小时,现在可能只用1个半小时。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静脉输液的速度要由患者年龄、病情和药物来决定。
一般来说,成人输液速度为每分钟60~80滴,心脏病患者一般在60滴以下。
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尽量不要打点滴,以免加重心肺负担,非用不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量小、滴注速度慢的原则。
老年人和儿童心肾功能差,也要慢速滴注,否则会因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使心脏负担过重,导致心力衰竭。
另外,不同的药物滴入的速度也不一样,比如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血压药物的滴入速度要慢。
治疗脑血栓常用的脉通,如果滴入过快,则会令心脏负担过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根据病情和药物不同,有时候则需要“快速”输液。
治疗高颅压时滴入速度应快,如250毫升20%的甘露醇要在半小时内滴注完毕,才能起到降低颅压的作用。
再比如对于因腹泻、呕吐、出血、烧伤等由于脱水严重而出现休克的病人,滴入速度要快,如有必要甚至可以采取多通道输液,以尽快增加血容量而促使病情好转。
还有一些药物,比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最好在药物配好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输完,这样效果最好。
此外,输液开始时,也要留意,如果自觉输液速度太快导致心脏不适,应当及时提醒护士调整。
4这12种情况会引起静脉输液医疗事故
1、未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适应症或禁忌症
静脉输液前,应认清静脉输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其适应症为:输入药物,治疗疾病;补充营养,供给热能;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利消肿。其禁忌症为:不能经静脉途径给药的药物或输注的液体。
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者,静脉留置针材料柔软,不会对所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保护血管,减少病人因反复受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为抢救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
违反上述技术常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2、输液前准备不充分
静脉输液前应做好输液前的准备工作。
如患者输液前应排尿,避免输淮中上卫生间;准备好输液溶液(遵医嘱备药液)、注射盘、瓶套、开瓶器、小垫枕、止血带、胶布或输液贴、输液架,必要时备小夹板、绷带、约束带等一般用品,以及输液器、纱布、备用针头,必要时备留置针与静脉帽等无菌物品。
未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仓忙输液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3、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静脉输液前应做好输液前核对工作。
认真核对药物(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药液是否混浊、沉淀或絮状物等。还应将用物携带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输错病人;未仔细检查药品与液体质量,输入不合格液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4、未遵循长期输液或给昏迷者、小儿输液的特殊技术要求
对上述患者,需根据病情、输液量、年龄及合作情况选择静脉。需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并有计划地使用,必要时使用静脉留置针。
昏迷者、小儿不合作的病人可选择头皮静脉输入,四肢输液时可用夹板固定等适当约束。病人有周围循环衰竭,四肢静脉不易穿刺者,可采用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输液。未遵循上述操作常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5、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注射前,要求用2%碘酐和70%乙醇或仅用3%络合碘消毒瓶塞,根据医嘱加入药物,并且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
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发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需24小时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瓶和输液器。否则,造成院内感染等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6、不遵守操作规范,导致空气栓塞
静脉输液前,要将输液管内气体一次排尽,不能留有空气。
输液前应检查输液器各连接部是否衔接紧密,不易滑脱;并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药液滴尽前及时更换溶液瓶;加压输液时,不得离开病人;输完后及时拔针或封管。
未严格执行上述技术操作规范,导致空气栓塞,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认定为医疗事故。
7、药物严重外渗未及时处理
静脉输液,在见有回血时,才能放松止血带和调节器,开始输液。在头皮内静脉输液时,注射如误注入动脉,则回血呈冲击波,推注药液阻力较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权枝分布状苍白,有的病儿出现痛苦状或尖叫。
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淮管有无扭曲受压,输液速度是否适宜以及进处理,引发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8、输液过快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的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输液速度宜慢;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输入速度可稍快。
头皮内静脉输按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一般不超过20滴/分。
输液过快,造成病人心衰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9、未注意配伍禁忌
静脉输液应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若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使之摇匀,检查清晰度,若为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确知针头在静脉内方可使用。违反药物配伍禁忌,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0、未履行告知、协助义务
静脉输液时,医务人员应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冬季勿暴露注射肢体,以免着凉。嘱病人如发生溶液不滴、注射部位肿胀或全身不适等情况及时告知,以便处理。
未履行上述告知、协助义务,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1、未按规定做好记录
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在输液卡上记录所输液体时间和滴速并签名,将卡挂在输液架上。
未按规定做,导致输错液体或病人,引发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2、未按规定使用静脉留置针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需注意,固定要牢固,避免过松或过紧;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在不进行输液时,昼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对能下地活动的病人,避免在下肢留置);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分及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可及时拔除导管进行局部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未遵守上述技术规范,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发生,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5护理程序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静脉给药的方法也已成为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并准确、迅速地完成此操作。我们将护理程序运用到静脉输液过程中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6月~2009年12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500例患者,男310例 ,女190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8岁。
1.2方法
首先进行输液前的患者评估和准备,设定预期目标,并制定适合患者病情的输液计划和措施,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及时针对患者病情对输液计划和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输液计划和措施进行修正和调整。
2 结果
通过将护理程序具体应用到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总满意度由去年同期的76%上升到97%,药液外渗发生率由去年同期的16%下降到6%,静脉炎发生率由去年同期的6%下降到3%,输液反应发生率较去年同期的2%下降到0.01%,且无一例空气栓塞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输液前做好充分准备,是提高患者输液安全的基础保障
3.1.1患者的准备
①首先应对患者生理﹑心理方面,文化背景(对疾病和输液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预穿刺侧的皮肤情况,血管情况的资料进行评估;
②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③设定预期目标:患者焦虑﹑恐惧感消失,无不良反应;
④制定患者的输液计划;
⑤对患者进行输液前的健康指导,讲解输液的目的、输液不良反应症状及处理方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药物的准备
药液准备时应注意:
①检查各种待输入的药物质量,包括药物的名称,药物的浓度﹑剂量,药物的瓶体﹑瓶颈﹑瓶底有无裂纹,药物有无沉淀﹑混沌、变色等;
②配制合格的输注液体是安全输液的重要措施之一,所有的输液器具应符合无菌要求,溶媒原辅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药典》的规定;
③配制时应该严格防止污染,尽量缩短操作时间,药物宜现配现用;
④吸药液时“防一把抓式”的姿势,加药用的针头或注射器勿反复使用,针头不可过大,通常临床用的针头型号为9~12号,其针径是0.9~1.2mm,即900~1200um;
⑤加药注入药物时勿太快,减少瓶塞的进入或泡沫的产生。
3.2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静脉输液操作是预防药液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的关键
护理人员在实施静脉输液操作时要注意:
①正确掌握和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原则”;
②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做好输液前准备,取舒适体位;
③选择血管和穿刺针,尽量选择充盈﹑弹性好、粗、直、易固定的血管,避开瘢痕,伤口关节,脆性强或周围有粘连的血管,如须长期静脉给药或输入化疗药,高渗透性药宜选用留置针或深静脉插管;
④分散患者注意力,常规消毒,穿刺;
⑤成功后应根据穿刺部位及患者年龄妥善固定胶布,根据病情、药物调好滴速,交待注意事项;
⑥穿刺成功后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确认无误方可离开。
3.3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完毕后及时评价是保证输液质量的重要环节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主动巡视病人,应按照患者病情、护理级别、输液量等情况巡视患者,特殊药物、特殊患者应随时巡视;
②多瓶药液输注时及时更换药液,防止空气栓塞;
③配制下一步药液前,要依据前一步液体滴注时间计算,不得超过30min;
④输液完毕,用无菌输液贴按压进血管处,应嘱先卧床休息30min再下床活动,换下的药瓶应统一放置。
3.4 常见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4.1静脉炎预防与护理
尽量用上肢静脉穿刺,药液充分稀释后再静点,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如果可能先输入高渗液,再输入适量等渗液,这样可以冲洗刺激性物质;
早期发现静脉炎并及时处理是控制静脉炎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输液期间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及静脉有无异常;出现静脉炎后湿热敷或用硫酸镁及时妥当外敷处理。
3.4.2输液的外渗预防与护理
输液外渗表现为局部红肿、疼,在穿刺点前端扎止血带,阻断静脉后仍有滴流。穿刺时注意穿刺速度要慢,并应尽可能多的将导管置入静脉内,依据患者年龄、穿刺部位血管及输注药液情况采用合适大小的针头,穿刺后依据穿刺部位、患者年龄妥善固定。
发生外渗时,立即停止输液,拔去输液针头,局部湿热敷或用硫酸镁及时外敷处理,对湿热敷及硫酸镁外敷效果差者,可采用生洋芋片局部外敷。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对待每一位需要关爱的患者,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谨记“无菌原则”、“查对原则”,保证输液安全,使患者的诊疗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将护理程序应用到输液过程中,提高了患者的输液安全,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