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人的生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罗布人逐水而居,世世代代生活在罗布泊地区的海子之间,其生活方式奇特并有自己的方言。《回疆志》载“罗布人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小舟捕鱼为食,或采野麻,或捕哈什鸟剥皮为衣,或以水獭皮并哈什鸟之翎,持往城市货卖,易布以代衣。”罗布人本来就不多,战乱的迁徙及1852年爆发在小罗布淖尔的鼠疫,给罗布人造成巨大的灾难 , 罗布人四散逃亡,部分西迁至今洛浦县,部分散居在若羌、轮台、尉犁县境内。 早期的罗布人的主食是鱼,吃法很简单,添上水炖或者清理好穿起来,找来一些干燥的红柳枝点着了烤着吃。吃的时候是要用点调料的,这种调料叫“蒲黄”。可别小看这种调料,确切地说是一种花粉。这种花粉以现在论证是一种很高级的保健品原料。不过现在随着罗布泊的干涸,以捕鱼为生的罗布人也逐渐成了牧民,吃鱼的次数相对也就少多了。刚刚成长的芦苇,连根拔起来,咀嚼下部分白色湿嫩的根也就算是他们的一道菜肴了。在罗布人中百岁老人并不少见,也许这样简单的饮食结构正是他们长寿的密绝之一吧锋改。罗布人逐水而居,穿罗布麻衣服、喝罗布麻茶、吃罗布麻粉、抽罗布麻烟(1987年全国37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中,罗布泊周边有近900名,1989年全国评出健康百岁老人19名,又占6名,被国际自然医学界认定为全世界第四个长寿区。百岁寿星比比皆是,鹤发童颜,耳聪目明,百岁老人在当地做新郎也不足为奇,更别提下地干活、打鱼等农活。他们不吃水果蔬菜,不食咸盐,缺医少药.却很少生病),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外专家多次考察探索,终于揭开了长寿奥秘――除了远离城市污染外,更因为他们健康奇迹完全得益于天赐大漠神物----罗布麻茶,长年累月用罗布麻叶、花泡茶饮用,起到调节血压、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疗效。
关于罗布人的长寿还有一种说法:2005年5月,上海西美基础医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到罗布泊罗布麻产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那里的百岁老人并不像上海的那些老年人,那样多数生活不能自理,而是照样和年青人一样唱歌跳舞。通过进一步分析他们的健康原因,主要与饮用罗布麻茶有关。当地的生活条件一直是很差的,蔬菜水果很少,主食是玉米,偶尔捕捞一些小鱼。按这样的食谱,人体必需营养素中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及脂肪都应该是缺乏的,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造就了罗布人的健康体质,因为他们所饮用罗布麻茶含钾、钙、镁很高。我们上海、北京、广州等一些大城市人易患的常见病、老年病,在那里几乎是不存在的。
同样,我们知道,孕妇的营养必需中,对镁的日摄入量有比常人更多的要求,营养学推荐常人的日镁摄入量350mg,而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450mg。事实上,城市妇女在此期间的镁摄入量均未达到这一要求。因此相对二、三十年前及贫困地区,城市的小儿过敏性哮喘和小儿先天性心袜滚脏病的发病率要高。以前北方妇女在孕哺期有喝小米粥的习惯,每百克小米的含镁量在100mg左右,仍保留这种习惯的地区,上述二种小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较低。
我们一般都有关于人体免疫力的常识。比如:扁桃体、淋巴、丙种球蛋白等等,但这些只是人体的防御机能。而由于饮食摄偏引起的慢性常见病,人体则有一种自然治愈力。现已查明这种自然治愈的基本物质就是镁。 日本学者森下敬一研究发现,人体组织发生炎症的重要因素是酶发生障碍。酶有各种形态,尤其是同慢性病有关系而成为问题的是呼吸酶障碍和过氧化氢酶障碍。而人体所有的酶都是需要靠镁离子来催化反应的。而这种依赖性是导致由于镁摄入不足而引发种种疾病的根本原因。
2004年公布的饮食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人的主食日摄入量为290克,蔬菜摄入偏少,而镁的摄入主要来源于是主食。尽管肉类食品中也含有镁,但肉类摄入过多会引起体内的环境向酸性偏移,人体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为了保持趋向于正常的弱碱性,人体就要从本身的牙齿及骨骼组织中提取钾、钙、镁离子来平衡人体的酸性。久而久之,牙齿就会松动脱落,骨质就会疏松,而某些组织器官被提取了镁离子,就会发生癌变。上述这些比较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状况,是因为老年人体力消耗相对较少,主食和蔬菜的摄入偏低造成的。至于罗布麻产地的老人之所以健康长寿,应该归功于长期饮用罗布麻茶使得身体每天能够及时补充到钾、钙、镁元素的结果。
2006年,我们对白领人告基余群作了一些饮食习惯的调查,发现主食摄入偏少的情况很严重,由于他们久坐写字楼,体力活动相对较少,饭量则大大减少,加上因困难时期形成的鱼、肉、禽、蛋就是营养的错误观念一直没有在人群中得到改变,导致有些人根本不吃主食。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缺镁性疾病的人数。也是这类疾病低龄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人口大国,饮食观念的失误会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的浪费。而相对药物和普通茶叶来讲,敦煌罗布麻茶不失为一种最有价值推荐的保健养生茶。同时我们希望经营罗布麻的单位能够加大投入,多做些宣传普及工作,能让更多的人喝上敦煌罗布麻茶。 罗布泊的神秘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学者、旅行家、探险家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揣摩这块荒凉的“生命禁区”。我们中国有科学家彭加木,探险家余纯顺,就曾被这里深深吸引走进了这片神秘的大漠却再也没有回来。1997年--1998年,我国的三次普通旅行者的队伍却创造了奇迹,成功在穿越了罗布泊,从此罗布泊和罗布人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罗布人与外界的联系在渐渐增多,懂得了种些棉花等作物,有了集市,他们也学会了买卖,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罗布人是很好客的。如果你到了罗布人家中,这里除了会有大碗的酒、大块的手抓肉,还会有音乐,有歌舞。罗布女子会为你弹起冬不拉,唱起悠扬的民间歌曲,还会有穿着花裙子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音乐尽情起舞,这时候的快乐一定会感染你,让你禁不住加入其中。
尽管他们吃着很简单的食物,穿的依然是罗布麻制成的粗衣,他们依然很快乐地生活在这里。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即罗布语,现在失传了。
罗布泊大型综合科考队2008年12月3日在台特玛湖周围又发现一处罗布人村寨遗址。遗址大部分已被掩埋,但仍然能看出房间的结构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