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关于skid Row

关于skid Row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关于skid Row

Skid Row是老牌摇滚乐队了,也是我听的乐队中比较纯正的摇滚乐队之一。  穷街乐队的主唱,也就是它的灵魂人物Sebastian Bach,原名Sebastian Bierk,1968年出生在巴哈马群岛的弗里波特(Freeport)。未加入Skid Row之前,他曾先后担任过Herrenvolk, Madame X, V05和Kid Wikkid乐队的主唱。1986年,Sebastian Bach受邀加入Skid Row乐队。Skid Row由前Bon Jovi乐队的吉它手Dave "Snake" Sabo一手创建,是90年代垃圾摇滚(Grunge)进入流行风潮前最后一支长发摇滚(Hair Metal)乐队。成立初期只是为一些知名的摇滚乐队暖场,包括曾担任过Bon Jovi乐队美国巡演的暖场乐队等。待时机成熟后,Skid Row 在重金属最红火的 1989 年推出了首张流行重金属风格的同名专辑,在这张专辑中,有一首描写青少年犯罪问题的“18 And Lives”被后世传为经典,成为乐队的代表作。专辑一炮打响,仅在美国的销量便超过 500 万张。而在此后的巡演中,凭借吵锋态帅气的长相和十足的金属个性,主唱Bach迅速成为大批乐迷和媒体的宠儿。  乐队在 1991 年推出了第 2 张专辑《Slave To The Grind》成功驾驭了 Trash Metal 这种难度极大的音乐风格。Bach 逼近极限高音发挥的可谓淋漓尽致,使这支年轻的乐队显得非常老练。虽然专辑的商业味并不浓,但还是迅速地登上了 Billboard 专辑榜的榜首。  1995 年,Skid Row 出版第 3 张专辑《Subhuman Race》,但这次成绩让人失望。专辑的销量明显低与前两张。此后的 Skid Row 矛盾四起,主唱 Bach 与其他成员矛盾加剧,最终离开乐队。之后,Bach组建了新的乐队Sebastian Bach and Friends。 并在 1999 年推出个人专辑《Bring 'Em Bach Alive》,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在Skid Row乐队的那段经历仍然是Bach生命中最亮的时候,在这之后,每当他在舞台上唱起Skid Row的那些经典老歌,都有无数歌迷为之动容。  近几年Bach除了一直坚持自己的歌唱事业以外,还把事业延伸到表演领域。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过角色。  专辑:  《Skid Row》 1989 Atlantic公司  《Slave to the grind》 1991 Atlantic公司  《Subhuman race》1995 WEA公司  《The Last Hard Men》1997 Spitfire公司  《Bring 'Em Bach Alive [LIVE]》1999 Spitfire公司  《Bach 2:Basics》2001 Spitfire公司  他们的MTV就去土豆或Youtube上看。  专辑和现场等去电驴上下,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的。  另外,Skid Row用的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唱法——嘶声:这个是使声音和沙音都普遍在高频。运气方面是,在唱稍微低的旋律的时候,是用丹田气,旋律虽然是稍微低,但是要给人感觉还是高频升源率的声音,[只是感觉]。当声音高到一定的时候,转为气腔气上涌,发出真正高频响亮的声音。这基雀个唱法要好好压制鼻音,不能带明显的鼻腔的混响。使声音略干。  你还可以找一些Skid Row的图片,他们的外表风格有当时那整一个时代的特色——都是一头金黄色的头发(方便做出漂亮的甩头动作。。。:-)  Skid Row虽是一支偶像味极浓的Pop Metal乐队,但是与其他同类的乐队相比,他们音乐显得暴戾了许多。除此以外,乐队还能写出像“18 And Lives”、 “Wasted Time”之类其他同行写不出震撼的优秀作品,当然也不乏像“I Remember You”这样优美的情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唱Sebastian Bach极端的高音,缓时有如静水清澈见底,噪时有如浊浪咆哮翻腾。   Skid Row与Bon Jovi是老乡,都是来自新泽西。1986年,吉他手Dave Sabo和贝司手Rachel Bolan组成了乐队的雏形,此时的Skid Row可谓毫无名气可言。在Bolan的推荐下,Scotti Hill加入进来,成为乐队的第二吉他手。一次偶然的机会,乐队结识了鼓手Rob Affuso,Affuso迫切的想加入乐队,并且成为Skid Row的一员。最后是歌手Sebastian Bach,他在听了乐队的一首小样后,决心加入。Bach人如其歌,十分狂野,常常在演唱会进行高潮处从舞台上扑向台下观众,曾经就有过歌迷向法院起诉他从太上跃下将其压伤的案例。乐队后来取得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Bach极其出色的演唱。   乐队成立初期只是为一些知名的摇滚乐队暖场,但他们的声望与实力都已壮大,有时候甚至他们为其他乐队暖场结束后,真正唱主角的乐队上场后,台下的观众还在大喊“Skid Row,Skid Row…”。一切时机成熟后,Skid Row在重金属最红火的1989年推出了首张传统流行重金属风格同名专辑,在专辑中有一首描写青少年犯罪问题的“18 And Lives”非常经典,是乐队的代表作。专辑一炮打响,仅在美国的销量便超过500万张。而在此后的巡演中,他们夸张的台风、谈吐使得他们成为新一代的摇滚偶像。   乐队在1991年推出了第2张专辑“Slave To The Grind”,让每一个人都大吃一惊,乐队竟然成功的驾驭了Trash Metal这种难度极大的音乐风格。一首又一首真正的劲歌让人听的浑身冒火,Bach逼近极限高音发挥的可谓淋漓尽致,使这支年轻的乐队显得非常老练。虽然专辑的商业味并不浓,但还是迅雷不及掩耳的登上了Billboard专辑榜的榜首,但专辑的最终销量不及上张同名专辑。不过,“Slave To The Grind”的成功也给乐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992年,乐队推出一张B面歌曲EP专辑“B-Sides Ourselves”,在随后的巡演过后,乐队一度消失达两年之久,为的是新专辑的录制。   1995年,Skid Row出版第3张专辑“Subhuman Race”,专辑的制作人为著名的Bob Rock。与前两张专辑不同的是,Bach开始用一种非常沙哑、压抑的嗓音来演绎歌曲,同时还要把这种感觉以最极限的高音喧泄出来。乐队将一堆又一堆的噪音强行加在你的头上,显得非常非常的颓废、沉重,乐队原先的偶像味早已荡然无存。“Subhuman Race”是一张高水准的作品,使乐队走出了传统重金属风格的圈子。但1994年以后的摇滚乐坛已不再适合于重金属音乐的发展,喜新厌旧的人们已将注意力转移到一堆堆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另类上去了,专辑的销量明显低与前两张。   此后的Skid Row矛盾四起,主唱Bach与其他成员矛盾加剧,最终离开乐队,也有说是其他四人把他排挤出乐队的。Bach虽说是乐队的核心人物,但他音乐创作能力显然不及他的演唱能力,乐队音乐风格牢牢得由Dave Sabo和Rachel Bolan掌握着,而且乐队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有乐队的其他四位成员所写。很多时候Bach让人觉得只是一个演唱机器,这可能是他离开乐队的一个原因。但一支优秀的乐队就此夭折真的让人感到很可惜。   1998年,Atlantic公司为Skid Row象征性的推出了一张名为“Forty Seasons: The Best Of Skid Row”的精选专辑,也算是对当年重金属的一种怀念吧,毕竟已经十年过去了。当然大家都没闲着,Bach在1999年推出个人专辑“Bring 'Em Bach Alive”,他在日本东京的一次成功的演唱会的真实记录,里面大多是他在Skid Row时期的歌曲。乐队其他成员找来了新主唱Shawn McCabe,改名为Qzone Monday,不过Qzone Monday最终因为经营不善而解散,Shawn McCabe和Rob Affuso都离开了乐队。   2000年,Skid Row宣布重组,乐队加入了两位新成员——鼓手Charlie Mills 和主唱Johnny Solinger,新的Skid Row跟随着Kiss乐队在北美的告别巡演中演出70余场,这是一场盛况空前的演出活动。 在沉寂了数年之后,Skid Row回来了! 2000年Skid Row宣告复活,并于2004年发表新作《Thickskin》,新任鼓手由Phil Varone (ex-Sigon Kick) 接替,至于主唱的空缺则由发表过个人专辑的Johnny Solinger入替。也许乐迷会质疑Johnny是否可接下Sebastian的工作,然而答案可是肯定的!由象征新世代Skid Row的首曲“New Generation”及“Thick Is The Skin”之中不仅可听到Johnny高能量的厚重嗓音,标准的Skid Row狂野曲风更可令乐迷再度现陷入疯狂,如同回到“Slave To The Grind”的颠峰时刻!标准的美式旋律摇滚曲“Ghost”、“Swallow Me”和“Born A Beggar”则再显团员的写曲功力犀利依旧。至于乐迷锺爱的抒情曲,如“See You Around”和“One Light”当然也都不容错过。 还记得“I Remember You”吗?这次Skid Row将它改成punk版,既轻快且动听。Skid Row的复出除了表面上的意义,更象征着'80 Glam Metal的复兴,拭目以待吧!  呵呵,这一小段是摘的。  但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乐队,个人很喜欢,因此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