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愚公移山出处

愚公移山出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愚公移山》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内容如下: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好。

愚公移山出处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散拍悉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贺空没有高山阻隔了。 

创作背景:

此文即选自《列冲乎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愚公移山”故事源自竺法护的译经《佛说力士移山经》,移山神话是中古时期佛典的常见物语,《列子》的始创者曾经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法护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