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故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故事:
公元219年,曹操率军攻打蜀军。部队驻扎在斜谷界上,因为前面有马超的人马挡住,前进不得,想要收兵,又怕被蜀兵耻笑。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时,部将夏侯惇进来请示:“今晚的口令是什么?”曹操看见刚才厨师送来的鸡汤里有鸡肋,便随口回答:“鸡肋!”
行军主薄杨修,听到“鸡肋”的口令,就叫士兵赶快收拾行装,准备回去。夏侯惇问他:“为何要收拾行装?”杨修答:“听到今晚的口令,便知道快要退兵回去。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我们进谈颂灶不能胜,退又怕人讥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我先把行装收拾好,免得临时慌乱。”这便是曹操吃鸡肋的历史典故。
果然不多久,曹操下令退兵回云。当含扮他知道杨修能准确地猜测出他的用意,便以“制造谣言,扰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死了。这便是曹操吃鸡肋的故事。
扩展资料:
曹操吃鸡肋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
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樱辩行慌乱。”
由于曹操吃鸡肋这个典故,“鸡肋”多被用于形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进退两难境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