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和"记"字用法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纪(纪)jì (1) ㄐㄧˋ(2) 记载:~年。~元。~行(x妌g )。~实。~念。~传(zhu刵老液桥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3) 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4)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5) 法度:~律。违法乱~。(6)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7) 郑码:ZYY,U:7EAA,GBK:BCCD(8) 笔画数:6,部首:纟,笔顺编侍猛号:551515纪(纪)jǐ (1) ㄐㄧˇ(2) 姓。(3) 郑码:ZYY,U:7EAA,GBK:BCCD(4) 笔画数:6,部首:纟,笔顺编号:551515纪纪Jǐ〔名〕(1) 姓(2) 另见jì纪纪jì〔名〕(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2) 同本义 纪,别丝也。——《说文》三纲六纪。纪者,理也。——《白虎通》众之纪也。——《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淮南子·泰族训》(3) 开端,头绪 纪,绪也。——《方言十》(4) 又如:乱其纪(事情乱了端绪)(5) 要领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6) 纲领;纲纪 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7) 又如:纪经(纲常);纪纲(网罟的纲绳。引申为法纪与政纲;治理;管理);纪序(纲纪次序)(8) 法则;准则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氏春秋·孟春》(9) 又如:纪法(法律;法规)(10) 纪律 。如:法纪(法度和纪律);军纪;纲纪;党纪(11) 终极 。如:纪极(极限);纪限(极限)(12) 仆人 。如:纪纲(仆人)(13)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 。如:世纪;中世纪(14) 地质上的分期(长于“世”,包括在一个“代”中) 。如:侏罗纪;二叠纪;石炭纪;寒武纪;震旦纪(15)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16) 杂记、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 。如:陕北纪行——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17)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 。如:《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18) 中国古国名 。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19) 姓。如:纪信(公元前?—前204),汉初将军,赵城人。秦末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刘邦乘隙脱逃,纪信即被项羽杀害;纪昌(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纪纪jì〔动〕(1) 处理;治理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2)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3) 通“记”。记录,记载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司马子长纪黄帝以至孝武。——《论衡·须颂》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恶能无纪。——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罗缕纪存。——清·袁枚《祭妹文》(4)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 记(记)jì (1) ㄐㄧˋ(2)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3)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4)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5) 符号,标识(zh?):印~。标~。~号。(6)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7)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8) 量词,指打埋答一下:给他一~耳光。(9) 郑码:SYY,U:8BB0,GBK:BCC7(10) 笔画数:5,部首:讠,笔顺编号:45515记记jì〔动〕(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记,识也。——《广雅》记有成。——《礼记·内则》记间之学。——《礼记·学记》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吾记天圣中。——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望中犹记。——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记之而去。——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览则省记。——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姚鼐记之。——清·姚鼐《登泰山记》(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记记jì〔名〕(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记记jì〔量〕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