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繁体翻译

繁体翻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繁体翻译

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简化字总表》实收2274个简化字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简体字来源包括俗字、古字、草书等 ,也包括合并汉字,比如"后面"的"后"和"皇后"的"后",在繁体字中本来是两个字,而为了省略笔画,就统一用笔画少的"后"替代了。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港/澳/台/地区,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2001年1月《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也明确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肢拿系,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禅饥兄史,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 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但在某些时候,港/澳/台/通行字体会被笼统地称为"繁体字"或"繁体中文";我国规范汉字(包括简化字和未被简化的传承字)会被笼统地称为"简体字"或"简体中文",不过其实此系统和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用字系统的差异除了简繁汉字本身的分别外,也有很大部份源于不同的异体字选择和字形的分别,故"简体中文"的笔划不一定较少;有的笔贺袭划还比前者多,比如"强"字。受书写习惯的影响,台/湾也出现了部分汉字的合并现象,但被替代字仍可作为异体使用,且只是该字的某一字项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