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冬至是几月几号 2020冬至节气具体时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2020年冬至时间: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18:02:12,农历2020年十一月(小)初七
冬至日期(东八区)的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L=闰年数,21世纪C=***,20世纪=***。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计算结果减1日。
注:平均时间法(1645年以前使用)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与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的推算方法不同,各节气的具体交节时刻不一样。
含义:
冬至,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称。
地雷复卦,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陈志岁《载敬堂集》载:“夏尽
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中说道:(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北半球冬季寒冷气候的开始。
立冬,表示进入了冬季,并不是进入冬季就意味着开始寒冷,因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还不很冷。
所谓“冷在三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寒冷是在冬至之后。
冬至气候:
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是因为冬至这天北半球虽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但是,这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
冬至这天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而南方大部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常常是银装素裹;江南地区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通常在10℃以上。
冬至习俗:
北方普遍吃水饺:每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江南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北方中国人冬至的风俗。
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古人喜贺冬至,今人虽多不以为节,但冬节再怎么说也是“时年八节”之一,吃货们还是不会放过这有着各种冬至特色美食的节日的: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