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欲速则不达”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成语“欲速则不达”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的主要意思是由于只求快,不讲效果,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至于“欲速则不达”的典故,则出自于《论语·子路》。
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思想家,他就是圣人孔子。
大家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弟子,而他的弟子中,有72个最得意的弟子,比如颜子、子张、子路、子夏、子我、子游、伯牛、子贡等等。
“欲速则不达”虽然出自《论语·子路》,但这里要说的是子夏,而不是子路。
子夏,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折之一,他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子夏一生都非常好学,所以其学问很高,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就被派到一个叫莒父的地方做官。
子夏在出发前,就找到老师孔子,请求为官之道,
他对孔子说:“老师,怎么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说的白话意思就是:“做事情不要只追求速度,也不要贪图小利。只追求速度而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只贪图眼前的小利,而不讲长远的利益,那就做不成大事。”
子夏听后,深受启发的说:“多谢老师教导,我一定会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事。”
子夏告别老师孔子后,就到莒父上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