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今天:1950年11月26日,志愿军在朝鲜发动长津湖战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战斗。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
(长津湖战役前志愿军誓师出战,当时气温零下30摄氏度,但官兵仅穿单衣)
战役背景
在经受了中国志愿军发起的第一次战役打击下,麦克阿瑟将军命令第8集团军发动“圣诞回家”攻势。为配合攻势,第10军从长津湖向西进攻,试图切断至关重要的满浦镇-江界-熙川补给线。此时,宋时轮将军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未被联合国情报机构发现的情况下,已于11月17日悄悄进入长津湖地区。
美第10军进入长津湖地区部队部署如下: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第7步兵师),英国(第41皇家海军陆战突击队)。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进入长津湖地区部队部署如下:20军四个师(第58、59、60和89师),27军的3个师(第79、80和81师)。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中)在长津湖前线)
战役过程
长津湖战役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1日共进行了十四天,对朝鲜战争的进程有重大的影响,战役共包括四部分:柳潭里战斗、下碣隅里周边战事、长津湖东面战事、兴南港突围。
(长津湖之战)
红色箭号线中国人民志愿军进攻路线图,蓝色线联合国军防守图,蓝色箭号线联合国军突围撤退图。
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
11月27日夜,志愿军第9兵团发动了进攻,到11月28日,联合国军被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和古土里。麦克阿瑟命令阿尔蒙德将美国第10军撤退到兴南港。11月30日,陆战1师从柳潭里向下碣隅里突围。面对中国军队的阻击,陆战1师在12月4日完成了撤离,到达了下碣隅里。
(一队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的士兵正在突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长津湖包围圈)
北极熊团覆灭
在长津湖东面战事中,美国陆军第31团(即北极熊团)依赖强大的火力和空中火力支援,抵挡志愿军达4天之久,使得陆战1师避免面临被包围的命运。此役志愿军在无空中火力支援下,运用人海战术、三三制战术、夜袭、伏击等战术,最终击溃此团。中国在战役中掳获的美国陆军第31团团旗,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中,以纪念这场战役。
(北极熊团团旗)
兴南港突围
被围的联合国军经过短暂的休息,12月6日开始向兴南港突围,志愿军命令第26军和第27军追击撤退的联合国军,伤亡惨重的第20军堵截撤退路线。20军剩余部队在黄草岭山口筑壕据守,同时炸掉至关重要的车辙桥。
由于车辙桥被炸断,美国第314军事运输机联队的8架C-119运输机被用来伞降便携桥组件。便携桥包括8个独立的18英尺(5.5米) 长,2,900磅(1,300千克)重的组件,每个组件使用一个48英尺(15米)降落伞,每次空投一个组件。海军陆战队的工兵们和美国陆军第58工兵舟桥连在12月9日将其中的4套组件及附带的木质附件组装成一座临时桥,使联合国军得以通过。
联合国军部队最终于12月11日21时0分抵达兴南防御圈。并在12月24日离开兴南港,为防止中国和北朝鲜军队使用,港口被摧毁。志愿军第27军在12月25日上午进入兴南。
(兴南港,美陆战1师史密斯师长在阵亡士兵的墓地)
战役意义
此战役对志愿军来说是一场大捷,联合国军第10军从兴南港的撤离,标志着志愿军成功地将联合国军驱逐出朝鲜的东北地区,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
但中国此役也付出极大代价,华东野战军的精华第9兵团失去战斗能力,有实战经验的部队伤亡殆尽,一次就补入新兵四万余人,第9兵团十个师再未于朝鲜战场承当主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芝士回答立场。系作者授权芝士回答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