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如何理解“心外无物”?

如何理解“心外无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如何理解“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命题,也是中国哲学中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命题之一。 很多人认为,物就是指物体、物质。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如果物指物体,那“心外无物”就是说人心之外没有物质存在,这不是说胡话吗?显然王阳明并没有这么糊涂。 事实上王阳明说的物,和人们在日常中说的物并不相同。王阳明对于物有明确的解释: 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果意在于孝亲,则孝亲就是一物,意在于忠君,忠君就是一物。 所以王阳明心学中的“物”,就是“意之所在”,翻译成白话就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此刻的意识观照在什么对象上,那一对象就是物。此汪早如果理解了物的含义,我们就可以明白“南山花树”的故事是什么意思了。 有一天,王阳明的朋友指着南山中一棵开花的树问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也就是说,你没看那花时,你是你,花是花,两不相干,花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成为你的对象。 只有当你看到那花时,花才进入了你的心中,成为你的意识的对象。从此花便在你森雀的世界中占据了一个角落,你的世界有了花,花的世界有了你。王阳明把物解释为意识的对象,主要还是为了阐释自己的“格物”学说。 朱熹将格物解释为研究客观事物。但是王阳明认为,朱熹的解释是错误的, “格”是“正”的意思,“物”是“意之所在”,因此格物的意思是:当你的意识在一件事情上时,你就堂堂正正地做那件事,让它符合你心中的良知。 心生万物,何止万物,整个大千世界都 是众生想心造出来的! “心外无物”,“心外无法”,说得对极了! “一切唯心造!”心没有了,心寂灭了,就 万物皆空。万法皆空。 一,心外无物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对不了解的事物不瞎说、不乱说,被人误解也不解释,清者自清。心理素质好,不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干扰内心,兼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二,心外无物即心内亦无物! 三,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心外无物所代表的常识也不同。心外无物,常理尚存!人生处处有“学问”。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是明代思想家王明阳先生的心学理论观点。 王明阳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陵举是良知。没有“灵明”,天地万物和 社会 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因此才有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结论。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良知,如果识得“心外无物”之理那将“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重在解释“心”,告知世人做事须合天理,问心无愧,反之,天地万物皆为虚无即“无物”。 心学认为圣贤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为了遏制伪善流行,王明阳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一次,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王阳明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并非指未见花时,花不存在,除了白痴才会这样认为吧。 未看花时,花与你同归于寂,表示花也有感知体验,你与未相遇时,彼此不在彼此的内心体验中,你对于花来说是无意义的存在,花对于你来说是无意义的存在,所以同归于寂灭。 当你与花相遇,则有相互提醒的作用,所以感觉到花的颜色一时也明白起来,花的生命也苏醒过来,这是二者互相交融的感觉。必须有一方是有感知的生命,才能有基于生命感知一方的相互体验。两块石头,即便叠压,也互相感觉不到对方,因为他们都没有生命,也就没有内心感知。但人与石头也能有基于人的感知的相互体验。 心外无物,是指基于内心能体验到为准,体验不到的,对内心来说,无意义,即可把它等同于寂灭不存在,而并未说它真的不存在。 心外无物,是人基于自己的内心感知,与外物的交往。 交往不到的,就于内心没有体验。凡是不存在于内心体验的,于内心体验无关的,体验范围外的物质,意识会自动湮灭它于内心的存在,不去想它,因为想它是毫无价值的。能感知的物体,都在心中,暂时感知不到的,暂时在心之外。所以,心外无物,并非是僵死的,凡是能入于个人体验的,都会入于心中,不入个人体验的,不相干的,死活于我何干,不管它,随它去,则不入于心中。 所以心外无物,即是拒绝无意义,不相干的事物占据内心,以能达清明之境。 交往到的,各自即时的体验会存留心中。虽有以往的体验,未见,则会空想回忆,则以往的体验会失真,与见到时会不一样,即空想回忆中的以往体验,是固定的,已逝的,静止的,不是活生生变化着的。 所以,王阳明是要讲求鲜活的个人体验,不能僵死地看待事情,不让乱七八糟的东西占据内心。 王阳明不是唯心者,他是基于个人感知体验的提升,以便有功效于外界的方法论者。 心外无物:一切法由心生,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物由心生,所以说心外无物。物外无心。 主体存在才是万物意义的支点! “心外无物”是陆王心学的观点。 首先要理解“心即理”。 儒家孟子有重视“心”的传统,孟子的四心之说“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是孟子人性善的根源。陆九渊接过孟子的思路,提出同心同理说,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相同的,都是同一个理。 “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 每个人的心都具有的普遍性,成为一个充塞宇宙的永恒之心。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理不在心外,与心是现实同一的。 其次,又“心即理”出发,把心本论贯彻到底,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把宇宙存在的价值纳入到“吾心”之中, 万事万物之理皆具于人心之中,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皆是由人心所关照,万事万物存在的意义也是由人心论断。 《传习录》“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所谓“ 心外无物”不是说具体的客观事物只存在人的心中,而是它们被人观照时,被人看时,才会“一时明白起来”,才会显示存在的状态和意义。心是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返身内求,外在世界尽管还在那里,但毫无意义可言。 这里的“心”不是一团血肉,而是指人的内在意识,人的知觉灵明。人的心(灵明)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没有我的心,就没有价值判断和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我的心,我的灵明只有在与天地万物感应时,才会呈现出来。超越生死方明白真正的心外无物。否则只是想象、猜测、思想而已。所谓的心并不是心,只是取名为心。一般的心指的是假心----思想(念头、精神、意识、欲求、理想、憧憬、想象、观念、概念、定义、判断、分别……)。佛教的“万法唯心”的“心”与一般的心完全不同,唯有开悟、觉醒才明白,此“心”不能传递、表达,超越言辞,只可领悟。所以,把佛法归结为唯心主义是天大的误解,是邪见而已。物质主义者无法真正明白、理解佛经中的“万法唯心”的“心”。唯物主义思想是其明白、理解的障碍!“心外无物”其实就是“万法唯心”的换汤不换药的说法,异曲同工。放下“物质主义”、“唯心主义”、“钱权主义”等等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假心),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心外无物”、“万法唯心”!这“心”即佛,即当下,即不二,即圆满自在,即极乐,即智慧,即和谐,即永恒,即完美,即中道,即中庸,即至诚至善至情,即存在之源,即上帝,即真主,即慈悲,即良知,即妙明真心,即道,即超越矛盾,即超越生死…… 心外无物乃心外有物,无能生有,心中承载万物自然心外无物,强调静心内省。我的浅见心外无物,就是心不受外在物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在超然物外,心无挂碍,自在逍遥的思想境界里!道理一说,大家就很容易明白啦!如何做到才需要真功夫! 想要做到真正的心外无物,就是外在的物资生活和环境不能影响您的心境。也可以这样说,有形的物资世界影响不了您无形的精神世界了!您内在的精神世界非常的饱满,独立和自由了!您所有的感觉和体验不在依赖外在的物资有形世界了!例如,您想体验开心快乐的美好感觉,您并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赞美,或得到外在有形世界实实在在的物资好处,您才会开心快乐起来!您的快乐不在依附于外在的物资和别人的奖赏上了!您的快乐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本体,也就是说,您就是快乐本身,快乐就是您,您就是快乐!您想快乐,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心快乐起来,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您和快乐是一体的,开心快乐是您最自然和本真的流露。 快乐不是从客体物资上,或别人那里得到的快乐和满足。您发现快乐是如此的简单,所以人们常常说,大道至简!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却经历千辛万苦之后,因为得到那一点物资或别人的赞扬而去快乐!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这只是在证明自己而已!只有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人,才需用外在的成就和物资来证明自己。只有内心空虚不充实的人,才需要外在的物资世界或别人的赞美来填补和充实。内心强大和精神世界饱满的人,他始终和快乐浑然一体,内心世界无论遇到何种境遇,他都是逍遥自在的。例如,古代的庄子,无论过着多么清贫的物资生活,都不能影响到他内心深处快乐源泉的流动! 想要做到心外无物,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这样你的内心在也没有占有和控制外在世界的念头了!物我两忘,浑然一体,天地之间,皆是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