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

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

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桐含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局亮笑的时期,即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拉美化”即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化失败的典型。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进入了向人均3000美元跨越的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就会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纵览我国目前的现状,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我们经历了、并且仍然在经历着剧烈的转型过程。比较而言,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尚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比如这些年以来一些地区的血吸虫病等疫病死灰复燃,艾滋病呈现蔓延之势,特别是2003年发生的SARS事件,说明社会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亟待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逐步形成利益多元化的格局。然而,由于制度规则不够健全,不同群体的得失分布是不均匀的。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工人键颤下岗、农民负担沉重、土地被廉价征用、用工单位拖欠民工工资……导致群体性事件增多,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尖锐与对立的程度加剧。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同样亟待和谐。 在传统的社区中,社区的价值与道德既可以赋予人们的生活以意义,又可以约束其行为。在社会转型期,大量人群脱离原有社区,如农民进入城市、职工脱离单位,人们往往陷入精神焦虑状态,伦理和道德的约束机制趋于松懈。失去内心约束的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完全无所顾忌。而缺失了信仰和道德,法律也自然遭到蔑视。在这样的社会中,难免出现广泛的精神焦虑和心理冲突。重建信仰、道德,维护整个社会的心态平衡,更是亟待和谐。 总之,建设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保持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